【小康生活全纪录】向上的力量照亮未来
光伏发电为元古堆村增加了收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芒种时节,雨水充沛。绿树青草,满山遍野,郁郁葱葱。
6月11日一大早,渭源县元古堆村村口驶来了两辆大巴车。游客们在平整的小广场上下了车,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座富有生机的村子。大家争相在习近平总书记与老党员马岗亲切交谈的大幅照片前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诲,激励着每个人,这片热土也正迸发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村里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屋变成了青瓦房,基础设施建好了,旅游产业兴起了,游客很快被吸引来了。“现在我们村人气很旺,这几天工作日每天接待量能有二三百人,周末来玩的游客就更多了,有五六百人。‘五一’期间,有近3000人来村里玩,来村里考察调研、观摩学习、探讨交流的各级各地党员干部学习团队也有不少。”看着眼前的热闹情形,村党支部副书记、渭源县感恩山乡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建新很是自豪。
往山上走,刚下过雨的山坡草地上湿漉漉一片,露水像一颗颗珍珠般挂在草尖、树叶上,滋润着一草一木。
呼吸着沁人的山野空气,品尝过地道的乡土美味,从兰州来的游客谢小山,和朋友买了玉米粒走进村里的野生梅花鹿观赏区,“这里景色特别美,我这次是专门带朋友过来看的”。见有人来,几只梅花鹿飞奔而至,围在他身旁,用略微湿漉漉的鼻子轻轻嗅着他的手。山坡上,梅花鹿轻灵的身影随处可见,有的一跃而过,有的驻足静立,有的悠闲地“食野之苹”。
2014年,外地来的周兆礼因为“这里草好、水好、空气好,发展环境更好”,便与合伙人共同在元古堆村建起了这处梅花鹿养殖基地。6年多的发展,梅花鹿已增加到300多只,鹿儿萌萌的小视频经游客传播,吸引了更多人前来“打卡”。现在,基地与大石头河的垂钓区、水上乐园、农家乐等组成村里的特色景观,不仅圆了周兆礼的致富梦,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和周兆礼一样,“就愿意在这儿干”的孟友鸿也不是本村人。有20多年养羊经验的他,现在在村里的一处良种羊繁育基地工作。在元古堆村工作4年,能干的孟友鸿已调整到管理岗位,工资涨到了每月3000多元。孟友鸿对村子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现在元古堆村生产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再加上青山绿水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我现在还是要好好学习养殖技术,争取能繁育出更多的良种羊,创出我们良种羊繁育基地的品牌,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养羊致富。”
眼前有洁白的羊群,背后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坐在台阶上,就在蓝天下,孟友鸿踌躇满志,未来可期。
昔日的贫困山村换新颜,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返乡回村创业就业的村民也有不少。
元古堆村村民申小军,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养家糊口,他长期在外边建筑工地打工。2018年,他回到村里,在一家药材加工厂工作,并自学了机器维修,成了厂里的技术员,工资也涨到了每月4000元。在家门口就业,申小军很珍惜,他也在不断提高自己,“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里情况越来越好”。
外乡的人引来了、外出的人回来了,思发展的心也齐了,原来做生意的“富裕户”郭连兵通过竞聘当上了村主任,一心一意为村民办实事,给村子谋发展;乔淑琴回村到药材加工厂上班,按月拿工资;以前是外地一家企业车间主任的麻玉红,回村干起了农家乐……他们带回了新技术、新观念、新思路参与村里的建设与发展,给村里增添无限新活力。
从大山里走出去、先进理念引进来,村民的视野不断拓展,元古堆村的发展思路也在不断拓展。7年来,元古堆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各级各部门支持下,齐心协力建设家园。
如今,百合、中药材等当家产业逐步成型,专业合作社有序运营,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走进元古堆村,向上的力量如同一束束光,聚起来,照亮未来。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光庆 谢志娟 朱 婕 崔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