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刘永好委员:加速恢复生猪产能,实现全国生产布局
本报讯 (记者王金臣)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其提交的《关于双疫情影响下加速恢复生猪产能,实施综合性提振复产措施的提案》中指出,今年以来,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叠加非洲猪瘟疫情的常态化,进一步影响了全球的生猪产业,生猪供给可能较长时间处于偏紧状态,猪价处于持续高位的时间比以往的各轮周期要长。
对此,刘永好提出,首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国家层面设立生猪产业发展母基金或发行特殊国债。非洲猪瘟加速了中国养猪业转型升级,规模化养殖成为主流,金融支持也应改变过去小额补贴到户的方式,应时代变化而变。刘永好表示:“应通过在国家层面设立生猪产业发展母基金,并投资于专项子基金的方式,放大财政资金引导产业发展的效果。基金重点支持因非洲猪瘟引发的生猪养殖行业整合和保供任务中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规模化、现代化、环保型生猪养殖基地建设,以及以生猪养殖为核心,涵盖饲料、屠宰、中央厨房、食品深加工等环节在内的产业链建设。”
其次,支持养猪用地“聚零为整”,适当推广聚落化养殖模式。双疫情威胁之下,“聚落化养殖模式”凸显防疫情、讲环保、控成本等多方优势。刘永好建议,应在合适的地区进一步推广这一模式,推动国家生猪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建议政府加大‘聚零为整’力度,协助企业将零星地块整合成大型猪场用地,土地调规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加快规模猪场的建设速度。”
再次,鼓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养猪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性的育种、养殖、疫病防控技术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疫情防控水平。企业在生产的第一线,具备科技研发的动力、条件,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可加大资金支持与政策引导,继续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加快养猪产业内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同时鼓励职业院校增设校企合作的专项教学计划,完善专业人员在职进修、专升本等学历体系,为智慧养殖培养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
最后,加强跨区域协调,适应产能恢复期的跨区域生产布局需要。当前生猪产业仍处于产能恢复期,不同区域、省份之间产能布局存在差异,单一区域与省份内,种猪产能与仔猪供给尚不能实现自我平衡。大企业内部之间与不同企业之间,需要跨区域、跨省份调配种猪与仔猪,实现全国生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