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夏涛委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本报讯 (记者罗晨)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认为,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意义重大,包括:脱贫攻坚的突击性与乡村振兴的持久性,脱贫攻坚帮扶对象的局部性与乡村振兴的整体性,脱贫攻坚帮扶政策的特惠性与乡村振兴的普惠性,脱贫攻坚政策的福利性与乡村振兴的自生性。
具体来说,为确保实现到2020年消灭绝对 贫困的目标,脱贫攻坚战采取了超常规帮扶举 措,投入了巨大的社会资源,突击性特征明显。 而乡村振兴则着眼于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是个持久性战略。脱贫攻坚帮扶对象主要是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而乡村振兴则要惠及农村全域和所有农民。脱贫攻坚对贫困户的特惠政策所产生的“悬崖效应”,已引发一些非贫困户尤其是临界贫困户的不满情绪。
在乡村振兴阶段,需要合理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坚持普惠性政策导向,推进乡村实现整体振兴。脱贫攻坚政策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特征,易引发“福利依赖”,出现内生动力不足现象。如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避免陷入“福利陷阱”,是乡村振兴必须解决的难题。
夏涛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通盘考虑和统筹谋划,系统梳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点任务、主要政策和具体举措,针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乡村,应加强分类规划、梯次推进;二是巩固扶贫产业发展成果,推动扶贫产业由短、平、快为主的特色种养产业向以二、三产业为牵引的长效产业发展;三是完善基层组织力量配备,探索推行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制度,通过强村抓振兴示范、弱村抓整顿提升,逐步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能力;四是做好政策稳定接续工作,逐步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规性、普惠性社会保障措施;五是继续强化“五级书记”亲自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