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场担忧“卖难”引发价格波动孕育大型水产养殖企业或为行业出路

头像
2020-05-19 07:33 / ©中国食品报网
关注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水产养殖业当前面临一系列考验。市场普遍担忧“卖难”现象引发价格出现暴涨暴跌,使生产与经营者都蒙受损失。为此,国家出台了《关于多措并举促进禽肉水产品扩大生产保障供给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水产品等扩大生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培育大型企业将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出路。

在疫情的冲击下,水产养殖业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业内人士指出,罗非鱼、对虾、小龙虾和大宗淡水鱼等压塘的情况尤为严重,造成压塘严重的原因主要是产销对接不畅,市场交易不足,特别是一些加工企业的收购量还不大。3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45家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情况来看,各个市场的交易量仅为往年同期的10%左右。

在“鲍鱼之乡”福建省连江县,出现了低于养殖成本价也无法动销鲍鱼的局面。疫情造成餐饮业停摆,超过80%的鲜鲍毫无销路,供应链消费端被直接堵死。在连江县当地批发市场内,电子屏幕上显示的10头鲍每公斤市场收购价格已经跌破80元。业内人士表示:“市场主打产品综合养殖成本约90元,收购价应不低于100元,跌破成本价对养殖户非常不利。”

福建一家海鲜门店的工作人员表示:“鲍鱼、海参、龙虾、象拔蚌、真鲷等属于中高端海产品,和鲤、鲫、草、鲢、鳙等大宗淡水鱼不同,不太可能做成超市冻品售给家庭消费者。供应链不畅,资金无法回笼,还有租金、人工、饲料、设备等刚性开支,养殖户只能甩卖存货出清库存。未来这些养殖户陆续离场,中高端海产品市场供应又会严重不足,价格很可能会走出一轮暴涨行情。价格暴涨暴跌如同过山车,受损害的还是消费者。

水产养殖行业的现状引发国家高度重视。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产业经济研究员王连芬指出,国家的收储工作出发点是兜底民生。水产行业历经多年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内部专业分工细化,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家收储。要平顺各类冲击导致的市场波动,关键在于市场孕育出强有力的大型企业。提升技术、扩大研发、追加投资、促进先进产能落地是培育大型企业的必由之路。上市公司有融资优势,理应用好国家的帮扶政策,走在水产养殖行业的最前列。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市值偏小,盈利偏弱,品种单一,应当把握国家再融资等综合政策的好时机做大做强。

(肖伟)


作者:佚名

本站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昊图食品网之意见及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