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氯化铬等三种营养强化剂食品安全国标征求意见

头像
2020-04-20 07:21 / ©中国食品报网
关注

本报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日前发布氯化铬、L-抗坏血酸钾、柠檬酸锰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据悉,氯化铬标准为国内首次制定,我国目前只有工业氯化铬标准HG/T 4311-2012。《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将氯化铬列入表C.1“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名单。因为没有营养强化剂氯化铬的国家标准,国内生产的氯化铬,不能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

起草组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包括:我国化工行业标准HG/T4311-2012、《美国食用化学品法典》FCC10、美国药典USP40、韩国食品添加剂法典(2016)等。该标准根据国内外产品质量和检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符合食品安全法、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该标准的制定主要参照FCC10、USP40、韩国食品添加剂法典(2016)、HG/T4311-2012,结合国内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该标准指定的指标有:感官指标(色泽、状态)、主含量、水不溶物、氨水溶解物、硫酸盐、铁、总砷、镉、铅、总汞,以及氯化铬的鉴别。

L-抗坏血酸钾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附录B和附录C.1维生素C的化合物来源名单中,可作为营养强化剂维生素C的物质来源之一进行使用,该标准以维生素C相关标准为基础而制定。该标准的范围、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等部分均根据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艺、化合物特有性质、检测及验证数据而制定,与现有资料结论保持一致,并经行业内广泛征求意见,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而确定。其中相关安全指标如铅、砷的设定,在进行污染物暴露评估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结合样品检测数据,参考《抗坏血酸棕榈酸酯》(GB 1886.230-2016)及《碳酸氢钾》(GB 1886.247-2016),分别定为2.0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

目前,欧盟(EC)No1925/2006 附录2,将L-抗坏血酸钾纳入维生素C的物质来源中;澳新食品法典 Schedule16-2部分,将抗坏血酸钾纳入食品添加剂名单中;Schedule17纳入抗坏血酸钾作为维生素C的化合物来源;CAC/GL10-1979 婴幼儿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参考清单中将L-抗坏血酸钾纳入维生素C的营养素来源名单中,以上均无L-抗坏血酸钾的详细质量规格规定。国内无L-抗坏血酸钾的质量规格具体规定,仅有部分维生素C相关标准:《维生素C(抗坏血酸)》(GB 14754-2010)、《抗坏血酸钙》(GB 1886.43-2015)、《抗坏血酸钠》(GB 1886.44-2016)、 《D-异抗坏血酸钠》(GB 1886.28-2016)、《抗坏血酸棕榈酸酯》(GB 1886.230-2016)等。

柠檬酸锰标准方面,《美国食品化学法典》(FCC9)规定了柠檬酸锰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包括鉴别试验、含量、干燥失重、砷、铅和硫酸盐6个项目指标。该标准的制定主要参考FCC9中柠檬酸锰的技术指标及参数。目前国内尚未有与柠檬酸锰相关的标准。

(康讯)


作者:佚名

本站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昊图食品网之意见及观点。